6月21日,第二届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在北京开幕。航天领域的专家齐聚大会,全面研讨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进程,共同探索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路径。大会主题为"向新而行 逐梦太空"。本次大会由致辞、主旨报告、商业航天创新与应用论坛、航天技术创新论坛和项目路演大会等部分组成,并将发布《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和《2023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白皮书》。
聚焦先进技术 共话商业航天发展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涵盖火箭研制、卫星发射、太空旅行、太空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降低太空探索成本,提高航天技术的普及程度。"我认为商业航天不仅仅是航天经济的引擎,其意义更在于直面服务、打破格局、创造新模式。同时,深度布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为开辟新发展赛道布局,也是产业发展关键。"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白照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能够带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盘活区域经济活力。"作为航天产业的战略型先导产业,商业航天能够充分发挥民营效率优势,构建上下游产业链体系,整合技术降低成本。"大会现场,专家表示,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模式正在被颠覆,新经济、新业态得到快速应用和催生。商业航天的发展培育了新型航天企业主体,进一步激发了航天企业发展的新活力,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龙开聪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我国商业航天呈现出发展潜力大、市场规模广、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具有良好广阔的发展机遇。"目前来看,商业航天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新增长极,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高且产业协同强。"龙开聪认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将有利于全产业链加速汇聚,提高不同主体间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的效率,逐步构建形成创新要素汇聚、成果转化顺畅的产业生态。本次大会将汇聚商业航天产业链优质资源,展现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交流和展示,充分助力并牵引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商业航天优势资源融合,持续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开园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今年1月,《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发布,明确支持丰台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方案还提到,到2028年,北京商业航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能级明显提升,并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在北京市的支持下,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已经进入实施落地阶段。大会现场,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商业航天元器件专委会、商业航天载人专家委员会、商业航天产业投资协同发展中心同步成立。北京市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以丰台创新中心为核心区域,以"源头创新-成果落地-产品研制-场景应用-市场运维"为发展路径,围绕"聚产业、落场景、造生态"等重点环节,加快"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将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成为集关键技术攻关、成果交流对接、项目转化、企业落地培育、产品测试认证、典型应用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目前丰台区聚集卫星互联网企业近90家,形成了以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为核心,宽窄带通信、导航增强、遥感大数据等为外延的高质量企业集群。